作者:佚名 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2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合作学习 自主感悟 《坐井观天》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短文,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。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直住在井里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多大的故事。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,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,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,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,却自以为是。根据课文特点及新大纲要求,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法,让学生自主感悟。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 行教学设计。 一、故事引入,明确概念。 一上课,简笔画一口井,讲述故事: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,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,过着清闲的日子,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,落在井沿上,改变了它的生活。接着请小朋友把小鸟和青蛙的图片贴到黑板上,弄清“井口、井沿、井底”几个概念。这样的设计,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明确了概念,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。 二、合作学习,自主感悟。 新编低年级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,为了增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,教学中,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,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、无句无束地表达。在本课教学中,我的做法是: 1、指读全文,思考: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 2、小组讨论:用一句话概括。 3、快速默读课文思考:小鸟认为天有多大?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?(把答案画书上) 4、讨论:同一片蓝天,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? 5、实验:卷纸筒,感受坐井观天。 6、想象:青蛙跳出井口会想些什么,说些什么? 7、分组讨论后表演。 学生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及表演中,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,置身于之中的感受,不但培养了听说能力,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形成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,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。并且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,主动去感悟,体会课文内容。 三、指导朗读,读中悟情。 本文对话较多,适宜进行角色朗读,锻炼学生朗读能力,在读中悟情。因此抓住“青蛙不跳处井口,会看不到无边无际的蓝天”这一点,引导学生,诚恳地把青蛙请出来,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后,采用分组读及分角色朗读,体会小鸟与青蛙当时的想法及语气,达到悟情目的。 四、设计练习,鼓励创新。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,在语文教学中,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,培养学生创新意识。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练习。 出示投影片: 读句子,说句子。 1、我一抬头就看见天。 2、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。 3、我一进公园就———————。 4、—————就———————。 1、2两题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,模仿并运用课本上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。第3、4题则是开放性练习题,让学生把所思所想不受任何束缚地表达出来。 在课堂上,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,独立诵读感悟是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方法。对于这种方法的探索才刚刚开始,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内容安排上还欠妥当,在讲读中,读的时间很紧张,因此没有按预定计划圆满完成任务。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,自主感悟效果很好。继续探究自主学习方法及加强自我素质修养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:pepxiaoyu.cn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jiaoxuelunwen_508_11229.html
分享按钮 |